![]()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实践教育要求,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实效,2025年3月7日,温州市外国语学校组织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前往温州道德馆开展专题研训活动。此次活动以“深挖本土资源,创新思政课堂”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助力教师将道德力量融入课程设计,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堂。
沉浸式学习:在道德故事中汲取育人力量
在温州道德馆主展厅,教师们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了“道德孕育”、“道德传承”、“道德实践”等主题展区。馆内陈列的“兰小草”王珏的匿名捐款证书、“红日亭”公益凉茶故事等展品,生动展现了温州人“善行天下”的精神内核。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让教师们深刻体会到“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扎根于生活的点滴实践。作为思政教师,我们需要将这些鲜活案例转化为课堂资源,引导学生从身边榜样中感悟责任与担当。
互动式研讨:探索思政课教学新路径
教师们在研训活动过程中结合道德馆的展陈内容,围绕“如何将本土道德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展开热烈讨论,如议题式教学实践:参考温州市近年推行的议题式教学改革,以“诚信”、“公益”为议题,设计梯度任务,引导学生从认知到行动深化理解。思政课堂需要扎根本土文化,注重知行合一,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此次研训活动不仅是教学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思政教育也需以榜样为光,以实践为径。温州市外国语学校思政教师团队将持续探索“场馆+课堂”、“案例+议题”等课堂创新模式,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逐光而行”的人生指南。